切换至企业用户

银行卡遭盗刷应厘清责任

 

  201112月,重庆市民董历丽银行卡里40余万元被盗刷,之后她找到发卡银行要求赔付,银行表示无任何过错而拒绝赔付。董历丽在案发后即报警,但直到现在仍未有任何结果。随后董历丽将银行告上法庭,截至目前,法院未对此案件进行宣判。据悉,各地普遍存在银行卡盗刷维权难问题。(815日《宁波日报》)

  类似银行卡被不法分子克隆盗刷的案例,近些年来屡有发生,但客户均遭遇到维权艰难的困境,银行以种种借口推卸责任,不愿承担盗刷损失。前不久,广东省高院对克隆卡纠纷明确原则:“只要是克隆卡,银行须担责一半以上,无密码信用卡若用户保管不善也应担责。鉴于密码私密性和唯一性的特点,在设有密码的情况下,用户要自证清白。”当然,这只是广东省法院的指导意见,可以作为断案参考,尚不能全国强制推广,但其积极探索则值得肯定。

  董历丽银行卡被盗刷的遭遇具有典型性,凸显时下银行卡安全防护系统存在漏洞。同时,由于对银行卡犯罪的取证、侦破、追索财物都存在现实困难,亦影响到司法机构的裁决,导致客户维权陷入两难境地。可见,在类似案件频频发生的情况下,需要最高法出台统一指导意见,厘清银行卡纠纷中的各方责任关系,以免案件长期悬而不决。

银行卡虽小,安全问题可不小。银行卡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,可算是金融业划时代的创新工具,但银行卡犯罪却给其抹上一层阴影,让客户难以安心。在银行卡已经普及的当下,刷卡购物、提款、网购、转账、缴费等方面,均需要使用银行卡账号和密码,银行客户也应做好身份信息和密码保护,不要轻易向外界泄露个人资料,特别是关系到资金安全的银行卡密码。

 

来源:楚天都市报